2009年11月18日上午,北京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验收会在基地会议室召开。
北京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成立于2007年3月,现已完成三年建设周期,按照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和北京市教委的有关规定,市教委科研处和市社科规划办规划处负责组织专家组对基地进行验收。专家组成员包括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社长贺耀敏教授,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北京市知识管理研究基地首席专家葛新权教授,中央财经大学科研处处长孙宝文教授,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三研究室主任、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刘国新研究员,贺耀敏教授任专家组组长。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主任王祥武、副主任李建平、规划处处长刘娟与刘军、北京市教委科研处车庆珍作为基地上级主管单位参加验收会。我校科研处张志勇处长、胡宝贵副处长、经济管理学院何忠伟院长、人文社科系佟占军副主任、都市农业研究所史亚军所长、基地专家郝景泉教授等出席会议。
我校校长、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主任王有年教授代表基地向与会专家作了汇报。王校长主要从基地建设基本情况、研究方向与发展潜力、研究水平与贡献、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条件平台建设、运行与管理机制、突出成绩与典型经验、下一阶段工作设想等方面进行介绍,并重点就北京沟域经济创新发展研究、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研究、大学生村官培训工程等基地标志性成果做了详尽的阐释。研究报告重点归纳出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建设过程中的“六新”特色:即“新理念推动政府科学决策、新教材有的放矢培训大学生村官、新方式服务京郊乡镇、新建议支持产业发展、新技术推广让郊区农民增收致富、新成果凸显基地建设效果”。王校长还特别强调了基地创新科技推广方式,在京郊大力开展“1+1+X”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并以政产学研推相结合的思路创新农业服务方式。
北京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经过三年建设周期,现研究、办公设备总值已达100.7万元,拥有图书资料近3000册,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59项,科研经费合计达408.41万元,共出版专著21部,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5篇,撰写咨询(调研)报告12部,获省部级以上奖励3项。
专家组在听取汇报后,对基地进行了实地考察,对基地提交的各项成果进行了审阅。专家组成员一致认为,北京农学院作为北京市属唯一一所高等农业院校,建立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并对基地的建设与发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主管部门对基地选得准,同时认为,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目标准确、思路清晰、成果突出、成效显著。对基地三年的建设成果,专家给予了高度评价:
第一,学科优势明显。基地借助学校农、管、法等多学科发展优势开展研究,涉及到园艺学、农业经济管理、农村社会学、法学等多个研究领域,实现了文理交叉,学科融合。
第二,领导非常重视。学校校长王有年教授担任基地主任,有利于从人力、物力、财力等各方面提供保障。基地领导整合院内外专家学者及各级政府官员参与基地建设,对基地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促进作用,实现了内外联合。
第三,研究方向有特色。基地能够连年紧紧抓住北京郊区新农村建设的实际问题,深入京郊实地开展调查研究,撰写了一批翔实的研究报告,体现了较强的专业特色。
第四,研究成果丰硕。基地三年来取得了实实在在的研究成果,在理论研究上实现了突破和创新,为政府决策服务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了有关领导的肯定与批示。基地依托部分科研成果进行了转化,在京郊建立了一些示范基地和试点,并积极开展大学生村官培训,真正体现了“把论文写在京郊大地上”的理念。
第五,学术交流活跃。基地举办了多次国内外学术会议,并多次派出研究人员参加相关研讨会,提升了基地研究人员的学术水平,不仅对基地人才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还扩大了基地的学术影响力。
第六,平台建设良好。基地开展科研项目对外招标,引导了其他基地的发展;基地建立了基础数据库,开通了网站,为研究人员开展科研和进行对外交流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第七,管理规范有序。基地建立了完备的规章制度,在科研项目及经费管理过程中,基地形成了一整套科学、完备的科研管理办法,实现了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
专家组建议,基地在未来发展中,要进一步突出特色、发挥优势。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要进一步凝练研究方向。要抓住北京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问题开展研究,力争理论创新;要进一步拓宽研究思路,就农村社会及相关法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开展研究,深入挖掘农村历史文化,以强化京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第二,要攻关重大课题。要组织力量开展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不断提高研究水平。
第三,要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利用自身优势,保持并强化与国际相关院校或研究机构的交流与联系,开展国际合作,争取国际项目。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主任王祥武在总结中对基地建设进行了高度评价,并对基地取得的成绩表示衷心的祝贺。他指出,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在发展与建设过程中,能够与学校工作紧密结合,发挥自身优势开展科学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为政府部门建言献策,做到了“有为有位”。他表示,今后将继续加强与基地的联系,并为基地申报国家级社科规划项目提供有力支持。
最后,王有年校长对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北京市教委多年的指导与帮助表示感谢,对各位专家的真知灼见表示感谢,希望今后能够继续得到上级主管单位领导和兄弟院校专家的有力支持。
王校长表示,基地下一阶段发展,要做到不辱使命,把握新农村建设历史机遇,把工作做好,做出特色;要做到不负重托,在实践中破解北京郊区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和难点问题;要做到不负众望,坚持与时俱进,实现理论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