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北京郊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与首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目前,全市共有185个乡镇,3953个行政村,142.2万农户,农村内部发展不平衡,部分山区农民生产、生活水平落后,农村建设缺乏科学长远规划与技术支持,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缓慢,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薄弱,综合防灾防疫能力较为脆弱,城乡差距不断扩大。
(1)农业新功能拓展明显不足。从农村经济发展来看,郊区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仍占较大比重,都市农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农业的就业、休闲、生态涵养、保持农村活力等新功能拓展明显不足,导致郊区的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生产效率不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2)新农村建设缺乏首都特色。首都特色是首都特有的地域特色、资源特色、产业特色、文化特色和环境特色的总括。郊区的村镇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与首都的整体定位尚未有机衔接,普遍存在着只关注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缺乏个性化发展的现象。主要表现在新农村建设区域功能定位不明确,村镇功能单一、建设与发展模式单一,尚未形成科学、多元化、具有首都特色的发展思路与规划。
(3)郊区文化建设滞后。在构建和谐的北京郊区新农村中存在着只重经济发展、不重文化建设的倾向,出现破坏性建设的现象,对郊区整体景观和传统文化造成了一定的破坏,给社会和谐发展、文化名城建设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引发了新的矛盾。在首都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如何坚持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继承与创新、主旋律与多样化的关系,构建京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标志的和谐文化,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4)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比较薄弱。北京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在社会体制转轨过程中暴露出许多缺点和不足,社会保障业务范围窄,保障对象有限,存在着投保率低、社会化程度低、保障程度低等突出现象,农户因病返贫、因病致贫时有发生;失地农民安置不合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可操作性差,是京郊农村急需解决而现有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又无法解决的问题。
此外,京郊农村发展还存在着管理体制不健全、农民素质偏低、思想观念落后、自身发展动力不足等制约因素。
一、基地的主要研究领域
北京郊区作为首善之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经济发展、历史文化条件、自然资源环境等方面都具有特殊性,北京郊区新农村建设既要体现新农村建设的共性,更要体现出与其他地区的特性:既要满足首都发展的需求,也要考虑资源的保护利用;既要促进产业发展,还要注重生态环境的建设,从而最终实现郊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基地将发挥整体优势与特色,立足京郊,围绕新农村建设的相关问题开展理论、实践与政策研究,为北京新农村建设提供的理论与智力支撑,创新北京郊区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模式。
基地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新农村建设的首都特色理论研究。新农村建设的首都特色是构建首都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系统研究北京新农村建设中全局性、根本性的理论问题、政策问题,对新农村建设的首都特色的内涵、特征、历史意义等进行深入阐释,构建完整的新农村建设首都特色理论研究体系。
2、北京创新农业的新功能拓展研究。首都新农村建设的突破点在于农业发展,农业发展的核心在于创新。首都创新农业的新功能是指京郊农业除传统的生产功能之外同时具有的示范、休闲、就业、生态保护 社会保障等其它经济功能及社会和环境方面的非经济功能。根据首都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特色,围绕北京农业的功能拓展、机制创新、发展模式等方面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为加快构建功能多样、业态丰富、产业融合的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供理论支撑。
3、北京郊区农村文化与和谐农村社会建设研究。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首都的社会和谐在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中占据重要位置,创建和谐首善之区的难点和重点是京郊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和谐社会发展的相关理论为基础,从北京郊区农村的文化保护与建设、民主管理与法制、农民素质转变与提升、社会保障与服务等方面入手,构建京郊和谐农村文化与和谐农村社会建设研究体系与框架。
在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基础上,与市、区(县)、村镇等各级政府部门合作,与国内外相关研究机构与科研院所合作,创建北京新农村建设研究平台,推广新农村建设研究成果,为政府决策服务,为郊区发展服务,充分发挥北京新农村建设思想库的作用,加快北京郊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
新农村建设的研究思想在我国由来已久。它最初萌芽于20世纪20-30年代的乡学村学模式以及乡村教育运动;到50年代,出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法;改革开放以来,也多次出现过相同提法;2005年,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06年中央1号文件进一步明确了新农村建设是新时期的重大历史任务,大批学者开展相关研究,对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2、国际研究
从世界现代化进程的经验来看,对农村进行建设与改革,是所有国家由传统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必然经历的一个历史阶段,农村建设主要发生在以小农场经营为主或以小农经济为主的国家和地区。
(1)亚洲
在东亚地区,日本最早开展新农村建设,随后是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等。日本新农村建设分两阶段:第一阶段(1961-1998年)以农业现代化带动农村发展,从产业振兴角度切入,以促进农业发展为主线,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发展。第二阶段(1999年以后)为农村与农业并行发展阶段,通过制定政策保障农村建设计划的实施。
1970年,为了改善乡村面貌,解决贫困问题,韩国倡导了“新乡村运动”。经过三十余年的努力,新乡村运动不仅改善了乡村面貌,增加了农民收入,而且推动了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同步提高,使韩国人均GDP由上世纪70年代初的不足100美元,增长到2004年人均1.4万美元,由世界最贫困的农业国飞跃到经济总量排12位的经济强国,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创建了“韩国模式”。
总体来看,东亚新农村运动的基本经验是政府主导、结合农民协会来协调实施。
(2)欧洲
欧盟农村建设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62-1991年)以农业结构调整促农村发展,实施落后地区发展补贴,利用欧洲结构基金,为农村地区采用农业新技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发展非农产业提供资金支持。第二阶段(1992-1999年)从以农业生产为中心向关注农村发展过渡,建立农业结构调整基金支持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农村全面发展。第三阶段(2000年以后)农村与农业共同发展,将农村发展作为共同农业政策的第二支柱,注重农业的多功能作用,强调保护生态环境,使农业、农村、环境协调一致、共同发展。
(3)美洲
近年,加拿大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促进本国欠发达农村地区的发展,包括1998年制定的提倡跨部门支持农村发展的《加拿大农村协作伙伴计划》。此计划确定了促进农村发展的具体措施,帮助农民获得政府项目和服务、金融资源和医疗保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增加农村青年就业和教育机会。
美国作为高度发达的工业化国家,也非常重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美国政府认为,改变农村面貌最重要的政策是推动农业生产与时俱进,根据市场运作规律,积极发展都市农业。
新农村建设模式取决于当地的自然环境、资源禀赋、经济水平、制度环境、人文历史、发展机遇等多种要素。不同国家和地区条件的差异性决定了它们新农村建设的途径各有迥异,如欧盟、日本以立法为主要手段,采取温和的渐进方式,促进农村发展;韩国则以行政运动为主要手段,采取迅猛的激进方式,推进农村发展。但它们的共同点在于都是在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从初期的侧重农业生产逐渐过渡到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环境并重,强调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共同发展。
三、拟建研究基地的优势介绍
在北京农学院设立北京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具有独特的优势与特色:
第一、专业与学科优势。北京农学院学科门类齐全,建立了面向新农村建设、都市农业和郊区经济发展的5大学科群,形成了以农为主,经、管、法、文、工、理等学科交叉渗透的特点。
第二、人才优势。基地云集了一批年富力强、各有所长的专家学者,他们长期致力于北京郊区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研究,知识结构合理,科研能力强,为基地提供了一支高效精干的研究队伍。
第三、研究特色优势。长期以来,北京农学院立足京郊农村发展,专注于以都市型现代农业为基础的新农村建设研究,形成了鲜明的研究特色,并奠定了扎实的研究基础与较高的学术地位:
2001年以来,北京农学院多次承办新农村与都市农业发展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公开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00余篇,正式出版发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丛书1套共15册。
2006年,在北京农学院的积极推动下,中国农学会——都市农业分会正式成立,基地负责人和部分研究人员分别担任学会的领导和理事,是所有学会参加单位中理事成员最多的单位,也是唯一一所同时担任理事长和秘书长的单位。
第四、基地建设与政府部门配合紧密。基地与北京市农委、科委、民委等部门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近年来结合京郊实际,在各部门的领导下开展了大量新农村建设与都市农业发展领域的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政策依据,已有多项研究成果被政府部门采纳并推广应用。2005年以来,研究基地已先后为北京市农委完成北京农业发展政策建议、规划报告、调查报告、科研项目等6项,为郊区完成20余项区域发展规划项目。
第五、基地发展与北京郊区有深厚的合作基础。基地在北京郊区建有大量科教兴农示范点,与郊区县及乡镇保持着长期、稳定的协作关系。基地人员兼任部分区县的农业发展顾问;研究人员长期深入郊区,对郊区“三农”问题十分熟悉,有利于研究工作的开展;科研选题上注重结合京郊实际,对郊区农民增收、村镇发展规划、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利用、传统文化恢复、农民素质提高等农业及农村发展的现实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第六、基地建设具有对外交流与合作的优势。北京农学院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市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等在京单位有着广泛的联系与科研合作;与上海、广州、天津、重庆、杭州、武汉及台湾等地区的高校与科研院所有着良好的合作发展基础。此外,在新农村建设和都市农业研究领域,不断加大国际交流力度,与韩国、日本、荷兰、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积极开展合作研究,为新农村建设研究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科研积累。
第七、基地建设有较多的科研成果与项目作支撑。近三年,基地共承担北京新农村建设与农业发展课题26项,内容涉及新农村建设与发展、新农村建设与传统文化现代转换、科教兴村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农业科技园区发展、北京地区都市农业发展等方面,有力地推动了研究基地的建设与发展。
(二)基地建设目标(3~5年内)及预计取得的科研成果
一、基地建设目标
经过3-5年建设与发展,把北京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打造成为首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研究基地,首都农业与农村发展的咨询服务中心,推动北京郊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郊区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领域,以全面建设首都小康社会、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为目标,依据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和北京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全方位开展新农村建设首都特色的理论体系、发展途径、发展模式、实现方式、最终图景和城乡协调发展的研究,为全面建设首都新农村提供理论成果和决策支撑。
在创新农业发展研究领域,以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的要求为目标,依据北京市农委《北京市关于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研究首都创新农业发展机制、拓展首都农业新功能、丰富首都农业发展业态,以农业创新研究促动京郊生产发展,以生产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为社会和各级政府提供创新农业理论研究成果和可借鉴的发展模式,夯实北京郊区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和物质基础。
在郊区和谐发展研究领域,以新农村建设“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要求为目标,开展农村传统文化保护利用、郊区社会主义新文化发展、农村社区社会工作体系建设、农民素质转变提升等研究,推进体制、机制和制度建设,激发农村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活力,为创建京郊和谐农村文化与和谐农村社会,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提供理论支撑,促进京郊农村社会全面进步。
二、预期科研成果
1、出版《北京郊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与实践》专著1部;
2、出版北京创新农业系列丛书1套;
3、出版北京农村传统文化专著1部;
4、公开发表首都新农村建设学术论文15-20篇;
5、指导北京郊区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园区3-5个;
6、建成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产学研基地3-5个;
7、建设北京郊区新农村建设示范基地5-10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