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地动态 > 正文

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为北京郊区发展建言献力

发布时间:2007-09-06 文章来源:农学院 浏览次数:

北京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成立于2006年12月,是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北京市教委在北京农学院设立的市级哲学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和平台之一。该基地依托北京农学院筹建,整合社会资源,面向社会开放,以研究北京新农村建设相关的理论与政策为特色,主要服务北京郊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

一、北京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应运而生

2005年10月8日至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今后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做好当时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2006年2月21日,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行动纲领。

北京郊区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北京郊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和历史使命,是加快推进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必然要求。北京市发展定位于“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要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科学理念,建设具有首都特色的都市型新农村,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它充分体现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和谐在农村的完美结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科学内涵。北京作为首善之区,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四位一体”协调发展,实现经济繁荣、社会和谐、文化先进、服务完善的目标。首都的新农村建设,在经济上,要充分体现首都农业的高新科技和先进经营管理模式,发挥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多功能作用;在政治上,要着重实现农村的管理民主和法制健全;在文化上,要努力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的和谐农村文化;在社会上,要着力协调农村社区人与人间的关系,强化农村社会服务体系的建设。

北京郊区新农村建设亟待破题。当前,首都经济社会已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整体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2006年北京城市化率已经达到60%以上;地区GDP总量为7720.3亿元,人均GDP为6210美元,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978元,郊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620元;北京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1.8%和32.8%,达到相对富裕水平,已具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加速农村建设发展的能力和条件。

然而,现阶段北京郊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与首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在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农村经济总量不足、基础设施薄弱、社会事业发展缓慢、城乡差距扩大等矛盾依然突出;农村内部发展不平衡,部分山区农民生产生活水平落后,制约了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步伐。

农业新功能拓展明显不足。从农村经济发展来看,郊区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仍占较大比重,都市农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农业休闲观光、生态涵养、保持农村活力等新功能拓展明显不足,郊区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生产效率不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新农村建设缺乏首都特色。首都特色是首都特有的地域特色、资源特色、产业特色、文化特色和环境特色的总括。郊区的村镇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与首都的整体定位尚未有机衔接,普遍存在着只关注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缺乏个性化发展的现象;新农村建设区域发展定位不明确,村镇功能单一、建设模式单一,尚未形成科学化、多元化、特色化的发展思路。

郊区文化建设滞后。北京郊区农村建设出现只重经济发展、不重文化建设的倾向,存在破坏性建设的现象,对郊区整体景观和传统文化造成了一定的破坏,给社会和谐发展、文化名城建设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引发了新的矛盾。在首都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如何坚持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继承与创新、主旋律与多样化的关系,构建京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标志的和谐文化,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比较薄弱。北京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在社会体制转轨过程中暴露出许多缺点和不足,社会保障业务范围窄,保障对象有限,存在着投保率低、社会化程度低、保障程度低等突出现象,农户因病返贫、因病致贫时有发生;失地农民安置不合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可操作性差,是京郊急需解决而现有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又无法解决的问题。

北京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应运而生。解决好“三农”问题是首都现代化进程中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北京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任重道远。在举国上下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和市教委审时度势建立北京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恰逢其时。它对于推动北京新农村建设、促进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北京市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的建立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市教委及社会各界对北京市农村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倾力支持,它标志着北京市新农村建设工作跃上了一个新的发展平台。

二、北京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实施四大方略

方略一:面向北京郊区,确定三大研究方向

北京郊区作为首善之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经济发展、历史文化条件、自然资源环境等方面都具有特殊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要体现全国农村发展的共性,更要体现出与其他地区的特性;既要满足首都发展的需求,也要考虑资源的保护利用;既要促进产业发展,还要注重生态环境的建设,从而最终实现首都郊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北京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发挥整体优势与特色,立足京郊,围绕新农村建设的相关问题开展理论、实践与政策研究,旨在为北京新农村建设提供理论与智力支撑,创新北京郊区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模式。

研究新农村建设,谋发展图景。以全面建设首都小康社会、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为目标,依据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和北京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全方位开展首都特色新农村的基础理论、建设模式、发展途径、支撑条件、政策保障等方面研究,为全面建设首都新农村提供理论成果和决策支撑。重点开展北京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模式研究、北京都市型现代农民培育研究、北京都市型农村人文资源基础数据库建设研究,等等。

研究都市型农业,创新求发展。以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的要求为目标,依据北京市农委《北京市关于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研究首都创新农业发展机制、拓展首都农业新功能、丰富首都农业发展业态,以农业创新研究促动京郊生产发展,以生产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为社会和各级政府提供创新农业理论研究成果和可借鉴的发展模式,夯实北京郊区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和物质基础。重点开展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创新研究、北京山区生态产业发展研究、京津冀都市农业合作发展研究,等等。

研究和谐社会,绘宏伟蓝图。以新农村建设“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要求为目标,开展农村传统文化保护利用、郊区社会主义新文化发展、农村社区社会工作体系建设、农民素质转变提升等研究,推进体制、机制和制度建设,激发农村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活力,为创建京郊和谐农村文化与和谐农村社会,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提供理论支撑,促进京郊农村社会全面进步。重点开展北京新农村建设与农村传统文化资源利用与保存研究、京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研究、北京都市型现代农村社会的和谐构建研究(含北京少数民族村镇发展研究),等等。

方略二:文理学科结合,突出研究优势与特色

北京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最突出的优势与特色在于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的交叉融合。基地依托单位北京农学院学科门类齐全,围绕服务新农村建设,形成了植物科学学科群、畜牧兽医学科群、农林经济管理与法文学科群、生物技术与食品学科群、生态环境建设与城镇规划学科群等五大学科群,构筑了以农为主,经、管、法、文、工、理等多学科交叉渗透的教学与研究体系。

自然科学提供有力技术支撑。“生产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目标,研究新农村建设首先要遵循发展生产力原则。当前,京郊农村的主要矛盾是生产力不够;发展生产力,促进农民增收,既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贯彻新农村建设的主线。

北京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以基地负责人、北京农学院院长王有年教授为首的一批专家,长期以来,深入京郊开展科研与实践,结下a累累硕果,为北京郊区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如王有年教授主持的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科教兴村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以科教兴村的内涵、特征、原理、指导思想、战略布局、基本思路和运行模式为主线展开研究,其研究成果对北京各级政府的农业经济管理与科学决策、现代农业规划与建设、村镇发展的层次布局、培育新型农民,以及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高新技术成果与北京农业进行有效的对接,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王有年教授参与主持的北京市“十五”规划重点课题《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思路与实践》,在国内较早开展关于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理论与实践研究,提出了高效农业园区带动北京农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发展模式,推广应用新技术、新产品,培养不同技术需求的农民,为北京市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建设北京新农村和都市型现代农业,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其成果可供北京各级政府和科技部门、农业管理部门作为制订新农村发展规划的决策依据和参考,还可为北京农业企业发展现代农业科技产业提供背景资料和决策参考;王有年教授主持的北京市科委项目《京北水资源涵养区建设研究》,对京北地区水资源的基本特点与发展前景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对京北水资源的供需状况进行了科学预测,提出了京北水资源涵养区的建设目标及任务,研究了水资源涵养建设模式与技术体系及具体建设方案。

人文科学把握正确发展导向。建设新农村,规划要先行。要实现“新农村、新产业、新农民”的发展战略,除了自然学科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外,还需要从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哲学等社会学科角度进行科学分析与规划,从战略高度引领和把握北京郊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北京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一批长期致力于北京郊区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社会学、经济学专家,结合实际潜心研究,得出了大量有重要参考价值的研究成果,为相关政府部门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基地研究人员分别从科兴村、京郊都市型现代农业和农村发展科技需求、支撑体系等科技与教育方面;体制创新、民主法制建设、农村和谐文化、京郊社会工作等和谐社会构建方面;都市型现代农业功能与模式、产业形态、战略布局等产业发展方面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与研究,高屋建瓴地提出了政策建议,指引了北京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方向。

方略三:研究与建设结合 推进北京新农村发展

北京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秉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与建设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和a展理念,立足实际求发展,不做表面文章,扎实推进北京郊区新农村建设。基地依托单位北京农学院为京郊“三农”服务有着优良的传统和历史,多年来,北京农学院师生用自己的智慧和劳动把论文写在京郊大地上,特别是在北京山区,结出了丰厚的果实。

立足京郊做研究,特色鲜明基础实。多年来,以北京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负责人、北京农学院院长王有年教授为代表的一大批长期致力于城郊农业、农民与农村问题以及都市型现代农业研究的专家学者,一直坚持“立足京郊,服务三农”的方针,围绕北京新农村建设中三教统筹、实施新农民建设工程、打造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北京农业科技园区、实施科教文富民兴村、传统文化现代转换等众多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形成了鲜明的研究特色。

研究基地在科研选题上注重结合京郊实际,对郊区农民增收、村镇发展规划、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利用、传统文化恢复、农民素质提高等农业及农村发展的现实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基地与北京市农委、科委、民委等部门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近年来结合京郊实际,在各部门的领导下开展了大量新农村建设与都市农业发展领域的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政策依据,已有多项研究成果被政府部门采纳并推广应用。2005年以来,研究基地先后为北京市农委完成北京农业发展政策建议、规划报告、调查报告、科研项目等6项。

项目切入为依托,科技推广重实效。基地依托单位北京农学院“十五”期间推广高新技术成果120项,在北京郊区的农业推广效益达到12亿元,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市级科技兴农奖项共34项次。基地研究人员为京郊22个村镇和科技园区制定了a学发展规划,对农民进行科技培训,服务“三农”效益明显,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

以基地负责人、北京农学院院长王有年教授为首的一批专家,通过项目切入,与平谷区合作,在“丘陵山地大桃优质高产栽培”、“平谷区桃产品质量及生产技术规程标准示范与推广”、“果树抗旱生理研究与优质节水高效配套技术”、“桃树日光温室促成栽培技术新体系”等10多个项目的研究推广示范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成果先后荣获北京市农业推广一等奖4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创直接经济效益10多亿元。

科普教育显身手,大力培育新农民。北京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结合北京郊区的特点,充分发挥依托单位北京农学院的优势与特色,长期致力于京郊农民科普教育,培育新型农民,为京郊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以服务城郊新农村建设为宗旨,以科教兴村理论为指导,以强村富民为中心,以实际、实用、实效和突出新理念与新科技为原则,体现时代性、科学性和超前性,融思想的先进性、知识的可读性和实践的可操作性于一体,围绕都市农业、结构调整、科技需求、农产品贸易、组织创新、小城镇建设等热点问题,提炼出14个专题,分别成册,编写了一套体现城市郊区特点的、适合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和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农民阅读的普及性丛书。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为了培训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北京农学院还充分利用校电视台、多媒体教学、网络等现代教学手段,与现场指导、授课相结合,对北京郊区的农民实施绿色证书培训工程、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工程、新型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工程和农业技术远程培训工程,开展科教兴村试点培训和农家女实用技术培训,共举办培训班200余场,培训农民近10万人次,增强了农村自身的造血功能。

培养村官送人才,校村联姻谋发展。北京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在北京郊区建有大量科教兴农示范点,与郊区县及乡镇保持着长期、稳定的协作关系。基地成立前后,研究人员深入京郊农村,了解各级政府、部门和区县的工作思路,准确把握农村、农民的需求,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寻找服务北京新农村建设的结合点和着力点。提出结合城市郊区的实际情况,以科教文为主导战略,以科教兴村为主线,与广大农村展开互动,通过向农村输送大学生村官、引导村干部介入研究等方式和手段,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教兴村富民活动,在实践中摸索各具特色的解决城市郊区“三农”问题的模式与经验。

北京农学院充分发挥市属农业高等院校的优势,向北京郊区输送了一批优秀的大学生村官,村官们依靠各自的学科优势和母校的科研力量,在农村职业教育、实用技术培训、村镇规划、村务管理等方面起到了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为了让选派的大学生村官助理尽快适应农村的工作和生活,协助村干部做好工作,学校专门成立了由院长王有年教授等12名熟悉农村工作的专家组成的北京农学院村官助理专家顾问团,帮助他们最大限度发挥自身优势,为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

北京农学院根据北京郊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办学特色,以北京山区为主要战场,围绕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小流域治理,突出“一沟一景、一山一品”的特色,跟进科技项目,组织实施相关科技文化服务工作。针对山区精心组织节水高效、生态安全、设施农业等都市型现代农业高新实用技术试验示范。整合校内外资源,着力实施昌平兴寿镇(草莓基地、科普示范基地),延庆四海镇、康庄镇(花卉产业、民俗旅游),平谷苏子峪村(生态果业)和门头沟龙泉务村(特菜种植、加工)等特色基地建设,转化学校科技成果,打造学校特色品牌,促进郊区农民增收致富,探索出一条校区联合、校镇联合、校村联合发展的新路子。

方略四:校内外结合,打造新农村建设与研究平台

北京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云集了一批年富力强、各有所长的专家学者,他们长期致力于北京郊区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研究,知识结构合理,科研能力强,形成了一支内外结合、文理兼融、高效精干的研究队伍。北京农学院院长、中国农学会都市农业分会副理事长王有年教授亲自担任基地负责人,基地首席专家为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部长韩俊研究员。北京农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经济贸易系、政法系的部分研究人员也被聘为基地的研究专家,其他专家主要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首都经贸大学等在京主要科研院所。

北京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与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学术团体建立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关系,深入开展了多项学术研讨活动,研究领域不断拓展,成功地构筑了新农村建设与研究平台。在国内,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市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等在京单位有着广泛的联系与科研合作;与上海、广州、天津、重庆、杭州、武汉及台湾等地区的高校与科研院所有着良好的合作发展基础。在国际,进一步强化与国际都市农业支持组织(SGUA)、城市农林业资源中心(荷兰RUAF)、韩国科技振兴会等国际组织的联系;不断加大国际交流力度,在新农村建设及都市农业发展领域与韩国、日本、荷兰、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积极开展合作研究,为新农村建设研究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科研积累。

看今朝、展未来,北京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据天时、占地利、得人和。基地一以贯之“服务京郊、立足三农”理念,自主创新,博采众长,围绕北京新农村建设的相关问题开展理论、实践与政策研究,终将打造成为首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研究基地、首都农业与农村发展的咨询服务中心、北京新农村建设的信息资料数据中心,为推动北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郊区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北京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

二零零七年五月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