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记者王洋通讯员隗合军郝金英)北京农学院携手房山区张坊镇建设农业示范基地签约仪式日前在“中国磨盘柿第一村”张坊镇大峪沟村举行。今后,农学院的专家将通过技术支持、合作等形式为磨盘柿施上“科技肥”。
...[详细]
-
2007年9月28日,北京农学院、房山区张坊镇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签约仪式在张坊镇“中国磨盘柿文化广场”隆重举行。
校书记王惠敏、院长王有年、副院长郑一淳出席了签约仪式。出席仪式的还有北京市农工委书记杨德宏、市...[详细]
-
9月21日,应房山区张坊镇党委和政府的邀请,学校党委书记王慧敏带领科研处处长张志勇、都研所所长史亚军、人文社科系教授郝景泉同志到该镇考察新农村建设与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
在座谈中,镇党委书记高海军、镇长慈...[详细]
-
在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北京市教委和学校科研处的大力支持与学校各相关系、所的积极努力下,北京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2007年度报告已正式出版。
本报告由北京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主任、我校校长王有年教授,基地首...[详细]
-
2007年8月20日,应房山区张坊镇人民政府的邀请,在学校的部署下,都研所所长史亚军、人文社科系教授郝景泉、书记李刚、经贸系主任何忠伟、园林系主任马晓燕、科教兴农办副主任蒋林树、植科系副教授董清华一行到张坊镇...[详细]
-
王有年院长率队参加由我校联合主办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创新发展论坛
2007年6月18-20日,都市型现代农业创新发展论坛在北京市蟹岛生态度假村隆重召开。我校王有年院长、都市农业研究所史亚军所长、都市农业研究所黄映晖...[详细]
-
1、办公条件
办公室地址
北京农学院图书馆、经贸系、政法系
办公室面积
500平方米
办公室间数
15间
电话
80799305
传真
80799305
E-mail
Dys2001@163.com
2、办公设备情况(计算机、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等)
设 备...[详细]
-
新华网北京7月11日电(记者刘江)北京市政协日前通过的一项建议案提出,新农村建设应避免一味追求迁村并点、大拆大建和强制农民“上楼”。 北京市政协第十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提出了《关于推进本市社...[详细]
-
北京市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不摆花架子,不搞形象工程,而是从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大力实施“三个起来”工程,既解决了农民面临的现实问题,又解决了农村长期发展问题,受到农民...[详细]
-
为更好地、有效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针对调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北京市政协联合调研组提出以下建议:
新农村建设应避免大拆大建
尽快从国土综合开发和利用的角度,制定北京市的新农村建设总体发展规划,尤其是...[详细]
-
序号
姓 名
年龄
职称职务
研究方向
所在单位(高校填到二级单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王有年
李兴稼
郝景泉
史亚军
江占民
张占耕
陈跃雪
王克孝
邓 蓉
李 华
华玉...[详细]
-
研究基地名 称
北京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
基地依托
单 位
北京农学院
基 地 负责人
王有年
职务 职称
院长、
教授
党派
中共党员
地 址 邮 编
北京昌平区北农路7号
102206
办公电话手机
80799006
13701225337
基地所在...[详细]
-
北京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近年来与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学术团体建立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关系,深入开展了多项学术研讨活动,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在国际上,强化与国际都市农业支持组织(SGUA)、城市农林业资源中心(荷...[详细]
-
为了增强同学们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感性认识,对党和政府关心农民、重视农村、关注农业问题的政策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为同学们今后进一步科研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学校研究生部组织我校2007级研究生新生、部分青年教...[详细]
-
北京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成立于2006年12月,是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北京市教委在北京农学院设立的市级哲学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和平台之一。该基地依托北京农学院筹建,整合社会资源,面向社会开放,以研究北京新农...[详细]